9月19日-22日,第十届国际药用菌大会在江苏南通成功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邓秀新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名誉主席、《国际药用菌》杂志主编Solomon
P. Wasser教授,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旭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顾国新,中国工程院夏咸柱院士,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新民,中国工程院尹伟伦院士,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沈红星,中国科学院庄文颖院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唐明珍,中国工程院李坚院士,长春市政协副主席、吉林大学张红星教授,中国工程院李天来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越杰教授,中国工程院曹福亮院士,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戎卫东,国际药用菌学会执行主席、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惠,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研究员,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学会主席、上海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谭琦研究员,坦桑尼亚Hubert
Kairuki Memorial大学Keto E.Mshigeni教授,第六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主席、Dr
Myko San公司创始人Ivan
Jakopovic教授,第八届国际药用菌大会副主席、巴西农业部高级研究员Angela Amazonas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研究员,第九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主席、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农业学院森林植物学和真菌学教授Guiseppe
Venturella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药理学系主任杨宝学教授,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Marin
Berovic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平研究员,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农业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研究员,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的大学药物生物学系教授和系主任Ulrike
Lindequist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原校长、党委副书记李增智教授,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名誉教授Franc
Pohleven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主任郭顺星研究员,第十一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主席、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农业学院教授Miomir
Niksic教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姚一建研究员,江苏省食用菌所原所长卜华祥研究员等43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邓秀新院士介绍,中国是认识和利用食药用菌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食用菌栽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多彩绚烂的菇菌文化。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蕈菌逐渐成为世界寻找新药物的宝贵资源库,必将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促进人类健康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第十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主题为“药用菌科学的创新与挑战”,以学术研讨为主,主要活动包括主旨发言、产业高端论坛、专题研讨会、优秀论文奖评选、壁报展示、食药用菌产品的展览以及安惠生物科技园区考察等。
本次大会共151个报告,报告时长达62个小时。9月19日为第十届国际药用菌大会暨中国工程院第297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菌物大健康产业论坛主旨报告。国际药用菌学会名誉主席、《国际药用菌》杂志主编Solomon
P. Wasser教授,第十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的大学药物生物学系教授和系主任Ulrike
Lindequist教授,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农业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研究员,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药理学系主任杨宝学教授,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Marin
Berovic教授,南京财经大学胡秋辉教授,国际药用菌学会执行主席、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惠先生分别就药用菌的药用历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应用前景以及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9月20日-22日的分专题学术论坛围绕药用菌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真菌学、遗传和育种、活性成分生物化学和药理学、临床应用、在动物和农业中的应用以及药用菌的产业化、菌物和健康等相关研究领域,开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学术性与前瞻性主题研讨。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140多位药用菌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报告,就药用菌研究的基础和前沿科学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本次大会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的学者,他们对药用菌行业饱含热情,积极参与学术研讨,是药用菌学术和产业的未来之星。
国际药用菌大会为与会代表提供更直接、更亲密、更广泛、更深入地讨论和交流药用菌各方面成果的良好机会,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学术讨论,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分享各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碰撞智慧,进一步凝聚共识,共同应对食药用菌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推动药用菌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与升级。
